6月6日,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通信展)在北京落下帷幕。
6月6日,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这是因为疫情延迟、经过漫长等待后,在后疫情时代举办的通信业首个重要展会。虽然是一个迟到的约会,然而,在5G发牌四年的契机下,以运营商、设备商为代表的产业链企业在展馆产品展示、活动观点表达,都展现出了满满“暖意”,展现了疫情之后面向经济复苏、行业增长的急切。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副部长张云明、总工程师赵志国、总经济师高东升和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等领导为本届展会开幕。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工信部总经济师高东升等领导集体出席展会开幕式,展示了主管部门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与期望。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等运营商和产业链领导出席展会。主管部门和运营商领导出席展会的层级也是近年来少有的。
那么,作为一个面向市场的产品技术设备展,本届通信展又折射了怎样的通信发展风向标?
无线通信:升维5G-A,提速6G研发
算力:从底座建设跃升调度应用
算力网络作为数智时代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信息通信技术演进、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算力网成为今年通信展的热点。
算力网络的发展对骨干网和大型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筑算力网络的光底座需要新型光通信产品支持,其具体场景和业务要求包括骨干网传输和大型数据中心内部光连接。
光通信厂商作为算力上游基础设备的提供者在今年通信展展出了算力底座的相关产品和方案,亨通光电将“算力网络“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展出。由于新型G.654.E光纤对于算力传输超长距离与超低时延方面的提升具有明显效果,已经成为企业重点布局的方向,目前,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烽火通信、中天科技等厂商已具备生产G.654.E光纤的能力,三大运营商已开展G.654.E光纤光缆建设,为骨干网建设超高速WDM系统铺路。OM5多模光纤逐渐成为数据中心光纤的主流产品。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运维复杂程度加大,宕机成本高,建设高算力、高安全、绿色低碳新型数据中心成为趋势。液冷技术以其超高能效、超高热密度等特点成为解决散热压力和节能挑战的必由之路。
通信展期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了《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按照《白皮书》愿景,三大运营商将于2023年开展技术验证,2024年规模测试,新建数据中心10%规模试点应用液冷技术;而到2025年开展规模应用,50%以上数据中心项目应用液冷技术。通信展上,超聚变展出的FusionPoD整机柜服务器,以垂直整合数据中心L1/L2资源、提升数据中心运营效率为设计理念,通过集中供电、总线盲插和原生液冷技术,原生液冷设计,制冷PUE低至1.06。中国信科展出了业界首款基于鲲鹏的数据中心全液冷整机柜等产品,FitLcs全栈式液冷解决方案,可提供从规划设计到售后的端到端服务,通过高能效、高热密度式设计,使PUE值低至1.15以下,节约能耗20%以上。
在算力网的建设中,提供光纤光缆、面向运营级应用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的厂商成为算力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从此次通信展的展出产品和方案看,算力网的底座建设稳步推进。
算力的调度方面也有所突破。通信展上,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共同发布我国首个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的全国性平台——“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1.0版)”。该平台汇聚通用算力、智能算力、高性能算力、边缘算力等多元算力资源,针对通用、智算、超算等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异构资源池调度引擎,实现不同厂商的异构资源池的算力动态感知与作业智能分发调度。特别在AI训练作业调度流程中,作业可在智算资源池上进行训练推理,在通用算力资源池部署,从而实现跨资源池/跨架构/跨厂商的异构算力资源调度,目前已接入天翼云、华为云、阿里云等。
算力的核心问题是运营和调度问题,要让用户的各种需求找到合适的资源,实行自动化的需求匹配和调度。不同业务场景,需要不同的算力匹配,同一客户可能需要多种类型的算力。从协同类型看,包括多云之间、云和数据中心、云和网之间的资源调度,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的算力资源调度。中国联通也展出了算力调度的相关内容。
电信运营商作为算力网络建设的主导和业务运营环节的关键,正在携手产业链伙伴共推算力成为与水、电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